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雄中日本人的故事 楊貴榮2013.09.17

有關雄中的歷史,本校楊貴榮主任就好像是一本活字典,詳實紀錄並為文呈現,玆引述給大家參考。謝謝楊主任~~

----------------------------------------------------------------
雄中日本人的故事  楊貴榮2013.09.17
2007年7月,有位日本年輕人走進輔導中心辦公室,滿有禮貌的遞上名片,用英文自我介紹,說他是24歲的田所悠一,剛大學畢業在「近鐵工業會社」工作一年,家住日本千葉縣,第一次到台北出差,趁空檔來到高雄中學,而學校總務處告訴他到輔導中心來找我,我可以幫忙他。

我很好奇這個有禮貌的日本年輕人第一次來台灣就來雄中,是什麼「魅力」把他吸引而來。

「我能不能找到我外公當年念雄中時的照片,我外公叫櫻井三雄,1939年雄中畢業。」

我問他為什麼想來看外公念雄中時的照片和他年輕時的樣子?

「我從小就是外公帶大的,而小時候他常常跟我說他年輕時念雄中的故事,他現已不在人世了,但他年輕時在雄中的故事還常盈留在我耳中,因此第一次出差到台灣,就迫不及待的到雄中來。」


還好當時學校正在上暑期輔導課,可以找到負責校史室的老師,借了鑰匙,我領著他到校史室去,並找到當年他外公畢業紀念冊的大頭照,也看到了幾張當年他外公在雄中的生活照,年輕的田所先生好興奮、感動,對著畢業紀念冊叫「老爺」(我很好奇怎會用中文發音),當時的身影至今還清晰留在我腦海,他要求我能否將這幾頁影印帶回日本,因輔導中心的影印機效果太差,我陪著他到第一棟的總務處影印,並找了個學校公文封裝好交給他,看他滿心歡喜向我鞠躬道謝,說是來台灣的最好的禮物,送他出雄中大門,我心想這能飲水思源、有禮貌的年輕人,他外公在天上一定感到欣慰,當年他小時候沒白疼他了!

2007年11月雄中出版「南國十字星」,雄中85週年校慶專刊,有一「雄中著名校友」之專欄由我負責,其中政治類收錄了著名校友「甲斐文比古」,他為雄中日制第二屆畢業、台北高等學校畢業、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部畢業,曾任日本駐馬來西亞、澳洲及德國大使。收集的照片是穿著正式燕尾服,配戴日本天皇授勳的照片,想必此甲斐文校友在日本的外交界一定是成就非凡。

我曾想過為何雄中的日本校友對台灣、高雄、「雄中」有如此深厚的感情,每年10月都會在日本東京開全日本「雄中同窗會」,雄中這幾年校長及校友會長也都親自參加,雄中80、85、90年擴大校慶也都組團回台灣母校,終戰後被遣送至今已68年,還健在的每位皆垂垂老矣!為何對成長的高雄、雄中有如此終身的吸引力,難道也是人類的「銘印效應」?我嘗試用移民的觀點來解釋此狀況:

日本的雄中校友,當年他們在台灣時,雖是統治者的身份,可是台灣人把他們看成是「日本人」,終戰後被遣送回日本本土,看到祖國滿目蒼夷,生活、工作困難,但是本土日本人將他們視為「台灣人」,如此「台生日本人」的身份讓他們多少覺得受到排擠,因此只能更努力、更團結,才能在競爭激烈的日本社會保有一席之地,而台灣高雄就是他們成長共同的記憶,也是凝聚共識的根源所在,2012年雄中90週年校慶,日本雄中同窗會河野昭前會長及現任岡山文章會長率團回雄中參加校慶,河野前會長致詞說「我是台灣人,高雄是我的故鄉」,或許道出些許「台生日本人」的心聲。

這幾年任教高一的「生命教育課程」,因非考試科目,每年都會「不務正業」的用3-4星期(每週一節),以雄中為主題,述說「雄中的生命故事」,今年想到快退休了,和今年的高一生談述這些故事,有點「阿公帶孫」的感覺,我是否會像田所悠一的櫻井阿公一樣說著雄中的故事,而這些孩子會像田所外孫一樣,十年、二十年以至五十年後,對雄中還有致命的吸引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